|
国标车涨价500元?八大原因不可忽视,已有厂家发出通知!
(来自,电动车观察员 )
新国标还未落地,电动车行业已经开始涨声一片,和往年相比,这次涨价来势汹汹,并非危言耸听。
1、原材料涨了!
进入2019年,原材料价格涨势更明显,从金属铝、铜、ABS原材料,到橡胶轮胎、纸张等各种原材料涨幅近三成,后市仍看涨。
2、电子元器件涨了!
电子元器件的价格同样只增不减,芯片、线路板、线材、电容、电阻等全部涨价。
3、资质费用不菲!
新国标全面提升了企业准入门槛,电摩资质不仅申请费用极高,各项生产、检测设备的完善也需要2000万以上的投入。
4、电动车研发制造成本涨了!
新国标时代,不仅意味着企业以往的生产模具、流水线必须改造升级,随着一车一证制度的落地,企业后期研发新车型也将难得多,耗资大不可避免。
5、3C认证、公告目录申报费用高昂!
而最关键3C认证、公告目录的费用更是涨了不止一点。据了解,简易款3C认证费为5-10万/款,公告目录达到15-20万/款,这些费用自然会均摊到电动车的出厂价上。
6、地方目录费用!
除了3C认证、公告目录,电动车进入市场流通还需经过当地市监局认可,进入地方性目录。据了解,一个新系列的产品首次上目录费用预计在20-30万。
7、上牌费用!
据各地现有政策分析,电动车上牌管理是大势所趋,部分地区已经明确表态,集中上牌结束后,将收取上牌费,价格在50-300元不等。
8、电摩购置税、驾照费、保险!
划入机动车管理的电摩,必须缴纳购置税、考驾照、购买保险,这些费用少则数百,多则上千。
目前,大多数整车企业、配套企业已经停止生产超标车,以上各项均摊费用增加后,国标车成本涨幅最低500元,电摩更是在1000元以上,已经有终端经销商接到涨价通知。 |
|